采用科學方法飼養土雞,育雛成活率可達95%,死亡率僅2.5%。在投資不大的情況下,經濟效益大大提高。土雞苗飼養新技術注意以下幾點:
一、選好種蛋,高效育雛
種蛋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雛雞育成率。而科學的貯存方法又是決定種蛋質量的關鍵。在貯存時,應注意以下幾點:
1、種蛋殼上污物切勿用乘虛而入。
2、種蛋應遠離農藥、化肥等強刺激性化學物品。
3、種蛋應存放在蔭涼通風之處,溫度宜在23攝氏度以下,存入時大頭朝上,每天轉動1次,以防蛋殼黃粘連。
在育雛時應把握好以下3個關鍵技術環節:
1、育雛第1天必須保持24小時光照,30-34攝氏度及70%的濕度,以后每天育雛溫度降1攝氏度,光照減半小時,濕度不變。
2、育雛密度10日齡內35只/平方米。育雛室每天應通風換氣兩次。
3、)雛雞飼料應精細,以青菜,昆蟲碎料為佳。定時定量喂食。
二、圓養舍養,健康成長
農戶可利用現有的條件,把閑置的房屋改作雞舍,或搭建棚星,或用籬笆和網網做一周圈。雞舍的地板上最好鋪一層離地10厘米的竹排,門左右各置一長排。應定期對雞舍清潔消毒,通風換氣,更換墊草。雞舍光線應充足產,飲水應潔凈足量,而且應做好日常防疫工作。具體方法是:1-4日齡皮下注射雞馬立克疫苗,5-13日齡皮下注射雞新城疫苗乳劑或中云一號疫苗乳劑,14-35日齡注射雞法氏囊疫苗,55日齡肌肉注射中衛11號苗。
三、調配飼料,合理營養
農戶可利用本地易得的飼料進行配制。玉米、碎米、小麥、豆餅、魚粉、魚粉、食鹽適等量。在養雞過程中添加適量蚯蚓、黃粉蟲、補充徽量元素 及蛋白質,使土雞風味更好,售價更高。
四、靈活出售,提高效益
土雞比飼料雞的售價要高得多,但兩者的蛋價卻相差無幾。所以出售土雞是提高收入的關鍵。土公雞達750克后生長變得緩慢,應在此時全部售出。母雞的去留應視市場蛋價而定